close
 
 
大圓滿的開示
 

    
作者: 敦珠法王 

  
一、大圓滿之見

  
(一) 阿字

  
在文殊師利菩薩灌頂時,所用之“鏡子”,代表智慧。而其上有一“阿”字,此阿字代表著不生不滅。此意義甚爲重要,諸佛皆由此阿字呈現出來,也就是說,諸佛是不生不滅的。不可執著諸佛是實有的,諸佛隻是由空性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幻像而已。故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但爲何又要有個“阿”字呢?因爲空性本身超出言詮,不可思議,爲方便引導,乃以“阿”字來象徵。此空性要用直覺的大智慧來體悟,這種大智慧稱爲“般若”,爲諸佛之母,只能由各人修行後去體悟。

  
(二) 佛與眾生

  
進一步,我們來研究爲什麽有佛之呈現?眾生與佛有什麽關系?這有直接的答案:佛由眾生而呈現。眾生由於在輪回痛苦著,佛便呈現出來照顧他們。因此,佛不離開眾生。

  
但是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諸佛與眾生,同是本性了不可得,皆由空性所呈現而無實質。佛對此已透澈了解,而眾生則以爲實,因此在世俗諦上,便有佛與眾生的差別。

  
 
(三) 心與明覺

心性了不可得,眾生卻執以爲實,而起自他對立之分別,因此眾生之“心”,充滿顛倒妄想,造種種惡業而輪回下去,受種種苦;而諸佛,則了知內外之一切,不管淨或不淨,皆如幻如化。對淨之追求,亦是如幻如化,不去執著。要將心放在心的本來面目上,離開無明之造作,不落入能取所取,此時明空無執的“明覺”自然就呈現出來。就像虛空的雲消失了,自然而然的呈現出“明”的樣子。這種離垢之明覺,即是大圓滿之核心,也是三世諸佛之心要。

  
 
二、大圓滿之修

  
上述爲大圓滿見之建立,若隻停留在此,仍是不夠,必須進一步去實修,證悟隻能靠自己得來。

  
第一步,先將三業之身及語不動,安靜下來。

  
第二步,將心鬆弛下來,不起善惡取捨之分別心,進入沒有希冀,沒有疑慮之境,坦然而住,當下赤裸明空之明覺自然生起。

  
三、結語

  
外界變化萬千之現象,本自解脫,本不須刻意去修正。若將心置於明覺之原狀,一切現象自然溶入空性之中。但亦不可執住“無物去執”之心,因爲此時仍是起一種限制之心態,仍是一種妄想。要超越境界,呈現出明空無執之明覺。

  
以上,把甚深之大​​圓滿,做一簡單扼要之開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rsighted 的頭像
    farsighted

    江秋旺膜的部落格

    farsight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