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姜查:哪裡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靜



當人們遇到不如意事時,通常會封閉自己。例如受到批評時,可能會回答:“別煩我!為什麼責備我?”這是封閉自我者的反應,而那正是修行之處。當他人批評時,我們應該聆聽。他們所說是真的嗎?我們應該敞開心胸去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也許其中是有意義的,或我們自身確實有值得批評之處。他們可能是對的,但我們當時的反應卻是惱怒。當他人指出我們的過錯時,我們應心懷感激,並努力改進自己,這才是智者的作風。
 
哪裡有迷妄,哪里便會有平靜生起:當以智慧洞察迷妄時,留存的就是平靜。有些人非常自大,無法接受批評,且還會反唇相譏,這尤其常見於大人應付小孩時。事實上,小孩有時可能會提出聰明的見解,但若你正好是他們的母親,將無法讓步;若你是老師,學生有時會說些你不懂的事,但你會因身為老師而聽不進去。這不是正思維。
 
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

舍利弗尊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非常有智慧。有次佛陀正在說法時,突然轉而問他:“合利弗,你相信這點嗎?”舍利弗回答:“不!我還未相信。”佛陀讚歎他的回答:

很好,舍利弗!你是具有智慧者,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智者以開放之心聆聽,然後衡量其真實性,再決定是否相信。

在此,佛陀樹立了教師的典範。舍利弗所​​說是真實的,他只是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對某些人而言,若說不相信,就會被視為質疑教師的權威,因此不敢說而只會附和與同意。但佛陀並不以為忤,他說你無須為不是錯誤或邪惡的事感到羞恥,對不相信的事表示不相信,這並沒有錯。佛陀在此的作為,為身為人師者提供了很好的示範。有時你也可能從小孩的身上學到東西​​,不要盲目執著於權威的身份。
 
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

無論行、住、坐、臥,你都可能從身邊的事物中學習。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學習,採取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色、聲、香、味、觸、法,智者會思維這一切。在真實的修行中,我們將做到不使內心再為任何掛念而苦惱。

當喜歡和厭惡的感覺生起時,若我們仍無法覺知,心裡就會有焦慮。若知道它們的實相而省察:“哦!喜歡的感覺是空的,它只是種生滅無常的感覺;厭惡的感覺也同樣生滅不已。為何要執著它們呢?”若認為歡樂與痛苦都屬於我們,就免不了煩惱。問題就如此輾轉相生而永無止境,大多數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現在老師們在教導法時很少談到心,也不談實相,若我們說實相,他們甚至會生氣地說,他不知道適合的時間與地點,也不知如何婉轉地表達。但人們應該聆聽實相,真正的老師不會只談記憶,而應該說實相。社會上的人通常都根據記憶在說話,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說話。真正的比丘不會如此,他說實相---事物的本來面目。
 
了解如何修法,出家與否並不重要

若你了解法,就應照著修行,不一定要出家,雖然那是修行的理想形式。真的想修行就必須出離迷妄的世間,放棄家庭與財產,進入森林,這是理想的修行方式。但若還有家庭與責任,我們應如何修行?有人說在家人不可能修習佛法。但是請想想,出家人和在家人哪一個團體比較大?當然是在家人要大得多。現在,若只有出家人修行而在家人不修,那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迷妄。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否成為比丘或比丘尼並非重點!若不修行,成為比丘並無任何意義。若真了解如何修法,那麼無論處於什麼地位或從事何種行業,不論老師、醫師、公務員或其他身份,都能善用每一分鐘去修行。認為在家人無法修行,這是完全迷失正道的。為何人們能找到做其他事的動機?若覺得有所欠缺,他們就會努力去得到它。只要有充分的慾望,就可以做任何事。有人說:“我沒有時間修行。”我說:“那你怎麼有時間呼吸?”修行,不是你必須大費周章或疲於奔命的事,只要留意心中生起的感受。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時,它們都來到這同一個心---覺知者。現在,當心認知這些事物時,發生什麼事?若我們喜歡就會愉悅,若不喜歡就會不悅,一切的反應就是如此。

因此在這世上,你應該向何處尋找快樂?你期望這輩子人人都只對你說愉悅的事嗎?那可能嗎?若不可能,你能到哪裡去?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我們必須要能世間解---了知這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清楚了解世間。佛陀生在這世上,經歷過家庭生活,但因看見它的限製而從中出離。現在,身為在家人的你應該怎麼做?若想要修行,就必須努力遵循解脫之道。若堅持修行,你就會了解這世間的限製而能放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rsight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