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毘盧遮那大師的故事


      
毘盧遮那是公元八世紀西藏傑出的禪脩大師,與印度大師蓮花生大士及無垢友──貝瑪拉密札一樣,他也從印度帶回了大圓滿的法教。他旅行到印度取經,由文殊師利友(蔣華謝寧)的弟子——獅子大師吉祥獅子(師利僧哈)處得到法教。毘盧遮那是位天才兒童,幼年便在王室的讚助下出家,成為西藏最初的僧侶之一。依蓮花生大士之指令,他被帶到西藏的第一座寺廟桑耶寺,訓練成為譯師。藏王赤松德贊希望佛法在西藏得以弘揚,因此在藏王的要求下,他後來歷經艱辛的旅途到印度去,在那兒他獲得了大圓滿的教法。

 

 


 
徒步越過喜馬拉雅山後,年輕的毘盧遮那來到印度菩提迦耶,在那兒他得到所有大圓滿心部和界部的根本密續。然後,他旅行到大圓滿成就者吉祥獅子──師利僧哈神奇建造的九層寶塔,吉祥獅子──師利僧哈是蓮花生大士和無垢友貝瑪拉密札二人聞名的上師。在涼快、多陰的檀香木樹林裡,有一座莊嚴的塔矗立著,年輕的西藏僧人在那兒遇見一位柔順的瑜伽女,頭上頂著一瓦罐的水。他很恭敬地自我介紹,並且謹慎地詢問那位以吉祥獅子之號聞名的尊貴上師所在之處,但是那位女修行者假裝沒注意到毘盧遮那,只是繼續走她的路。
 
      
 
毘盧遮那以他威強的凝視力量,令她的水罐沉到地下,水罐彷彿有千斤重,她無法舉起。那位瑜伽女突然裸露雙乳,剎那間,在她心間顯出莊嚴的金剛法界壇城──一個奇妙、多元、千變萬化的本尊景象,神秘的象徵以及在各種旋轉的幾何形式之間的天宮……那是對灌頂者充滿甚深意義、驚人比例的幻覺光影。
 
當西藏最偉大譯師見到瑜伽女坦露的雙乳之後!




      
在那永恆的剎那之後,她引領靜默的毘盧遮那往見吉祥獅子。那獅子大師獨自坐在森林裡的一棵樹下,身上僅圍著一塊獅皮的纏腰布。
 
     
 
謙虛的西藏僧人格外恭敬地頂禮三次,他供養了一塊純金的曼達,並且熱切地請求吉祥獅子傳以無修道──瑪哈阿底密續(大無修密續)最高的密法。
 
     
 
吉祥獅子說他必須慎重地考慮這位西藏人的請求。有一件事,他強調,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這麼高深、不二的教義。將雪獅的乳倒入尿壺中,豈不比無用處還更糟?更且,吉祥獅子繼續說,當地國王已禁止任何人傳授超越業報因果的秘密法教,違者處死,因為國王害怕這不二的教法,會損毀他的權威,並導致社會混亂。
 
      
 
這位西藏譯師再三地懇求吉祥獅子傳予阿底瑜伽的教法,因為他從那麼遙遠的地方前來,並且已忍受如此多的困難就是為這教法。最後獅子大師應允了,他堅持說,如果真正要給這奧秘的口傳,一定要持守最極端的保密。而且,他吩咐毘盧遮那在白天要從其他的學者,研讀與普通佛教有關業報因果的教義,只有在黑夜中,來見吉祥獅子時,才可傳授秘密的大圓滿心法。毘盧遮那同意遵守所有這些條件。
 
      
 
在夜半時候,吉祥獅子首次將阿底瑜伽密續中有關心部十八章無以倫比的秘心法寫下來。他蘸著白色山羊的乳汁,將它們寫在白色絲帛上。彷彿耍魔術般,他示範給毘盧遮那看,如何把白色絲帛在暖煙熏炙下令書寫的文字顯現。他令毘盧遮那在護法前發誓,對這些書寫下來的法教要保守最高的秘密。然後吉祥獅子為毘盧遮那做最深奧的灌頂。
 
     
 
在這些法教中,《杜鵑啼聲之悟》是第一部毘盧遮那譯成藏文的大圓滿經典,它宣示:
多從未偏離於一。
萬物超越其世俗概念。
萬象唯心所造,
遠離善惡二元對立。
萬事本自圓滿無缺,
超越人為造作之弊,
任運自然專注於當下。
 
    
毘盧遮那盡可能地在檀香林內留更長的時間與吉祥獅子在一起,從他那裡接受了所有大圓滿灌頂、教法解釋和耳語傳授。吉祥獅子指向天空,並且唱道:


浩瀚廣大的真理永無止盡,
但若了悟如如本性,
萬事本自圓成,
無所欠缺。
有何力量或成就超越它?
 
    
 
不久之後,毘盧遮那離開獅子大師,旅居於菸霧火葬場內,禪修他所接受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不二法教。在那兒,於正觀中他見到噶惹多傑,第一位大圓滿的祖師,從他那裡領受了六百四十萬偈頌的瑪哈阿底。極喜金剛──噶惹多傑唱道:


內在明覺,本具開悟的純淨自性,
自始即為佛性。
心如虛空;開闊、無礙、非真、不生亦不滅。
了解萬象的​​單一實相,
並如是保任,
於真正禪定中,自然安住、無修而入。
 
     
 
最後毘盧遮那藉由一種叫“神足”的瑜伽力量,以破紀錄的時間回到他的家鄉西藏──“神足”是一種以控制呼吸來增強心力離地飛行的瑜伽方法。後來,在黑夜裡──如同他自己昔日接受這教法的方式──毘盧遮那把大圓滿教法秘密地傳給藏王赤松德贊,而白天他示現成一位完善的佛教比丘和班智達,公開傳授所有佛教傳承共有的業報因果的基本教義。在他漫長豐碩的一生中,毘盧遮那有許多成就證悟的弟子。他最後在尼泊爾荒野森林內證悟了圓滿開悟的虹光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rsight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