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珠法王的法語甘露
覺性為自顯之佛境界
其乃法身與汝無分別
本具法身當下宜認持
極要保任安住此境地
輕鬆安住無作本心中
專注此心時見無所見
無所見即見赤裸覺性
此本覺自身即是佛地
除了上師之外,沒有祈禱;
除了自性之外,沒有憶念;
除了無作之外,沒有修行。
不斷努力練習上師瑜珈直到能掌握其要點是極必須的。
如果你不這樣作,禪定力將轉弱,即使得到少許利益,障礙將會來臨。
想真正了解心的原始本質並不容易,所以要以誠心熱烈地向上師祈求。
最後你會得到由上師加持而來的明悟之心,而你那超越語言文字的覺悟將生起。
情緒的處理
修行就是對自己的念頭 ( 不論好與壞 ) ,有清晰的觀察,了解他們的真實本性,不要追思過去或妄想未來,亦不要迷戀快樂的經驗,或為悲傷的環境所壓倒。如是,嘗試達至及安住於一個極度均衡的狀態,在這狀態,一切好與壞、寧靜與憂傷,都失去它們的意思。
何謂真實
從某方面來說,一切如夢也為幻,但儘管如此,你要繼續帶著幽默而做事。例如,在你走路的時候,不帶著不必要的正經八百或自我覺識,輕鬆愉快地走向真理的寬廣空間。當你坐著的時候,你就是真理的堡壘。當你進食的時候,把你的負面性和幻相餵食給空性的肚子,將它們融入遍在的虛空。當你如廁的時候,思惟你的一切蒙蔽和障礙都被清理而沖掉了。
「行」就是能真正觀察自己善惡念,每當念頭生起時,就深入觀照它的真性,既不追憶過去,也不幻想未來,既不允許攀緣快樂的經驗,也不被悲傷的情境所征服,此時,你試著到達和維持在完全平靜的狀態中,一切好壞苦樂都消失了。只要歇息在此純真、開放和自然的境界中,就可以獲得渾然天成的自我解脫
持戒的利益
持戒之果是成辦喜悅及成佛。應知守持戒律是堅決誓願唯依循如理善行,遮止一切惡業的生活方式,由此我們即會造諸善業。依密續所言,清淨誓句三昧耶能引生喜悅、智慧、及一切安樂生源的佛果。阿里班禪啤瑪旺嘉在其論中云:“如是行者當能俱時達證自他之目標。”
願獲輪涅無二決定見,
願發自然無改圓滿修,
願成任運廣大無作行,
自證遠離取捨法身果。
你我本來天然具有的覺知性,它跟有無人為造作是無關的,這就是覺性。這本來就有的法身,從來沒有離開過你我一切眾生。當即認出它的時候,你切莫再與它分離了,這個證悟的見地之上安住,甚為重要!
這個跟造作無關的心之本質,自然放鬆在其中吧!在其中的時候,沒有什麼要去“看”的。沒有造作的“看”之本身,就是看到真正赤裸的覺識。這就已經是普賢王如來他自己了!
成佛之果,不是由造作的法所達成。由心所造、智能所作的禪修,乃是欺詐的敵人。現在,以瘋狂的捨棄摧毀對作風和舉止的執著。讓這一生,在沒有壓抑的赤裸自在境界中度過。
——敦珠仁波切 開示